|
水处理常用药剂PAC与PAM使用说明书,非常实用PAC与PAM 聚合氯化铝(简称PAC),又称为碱式氯化铝或羟基氯化铝。通过它或它的水解产物使污水或污泥中的胶体快速形成沉淀,便于分离的大颗粒沉淀物。PAC的分子式为[Al2(OH)nCl6-n]m,其中,n为1-5的任何整数,m为聚合度,即链节的数目,m的值不大于10。PAC的混凝效果与其中的OH和Al的比值(n值大小)有密切关系,通常用碱化度表示,碱化度 B=[OH]/(3[Al])×100% 。B要求在40-60%,适宜的PH范围5-9 。
反应条件及投加要求 絮凝池的作用 絮凝池的作用是:使混凝剂加入原水中后,与水体充分混合,水中的大部分胶体杂质失去稳定,脱稳的胶体颗粒在絮凝池中相互碰撞、凝聚,最后形成可以用沉淀方法去除的絮体。 反应条件 絮体长大过程是微小颗粒接触与碰撞的过程。絮凝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:①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吸附架桥的联结能力,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的;②微小颗粒碰撞的几率和如何控制它们进行合理的有效碰撞。水处理工程学科认为,要想增加碰撞几率就必须增加速度梯度,增加速度梯度就必须增加水体的能耗,也就是增加絮凝池的流速,一方面,如果在絮凝中颗粒凝聚长大得过快会出现两个问题:①絮体长得过快其强度则减弱,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强的剪切就会使吸附架桥被剪断,被剪断的吸附架桥很难再连续起来,所以絮凝过程也是速度受限过程,随着絮体的长大,水流速度应不断减少,使已形成的絮体不易被打碎;②一些絮体过快的长大会使水中絮体比表面积急剧减少,一些反应不完善的小颗粒失去了反应条件,这些小颗粒与大颗粒碰撞几率急剧减少,很难再长大起来,这些颗粒不仅不能为沉淀池所截留,也很难为滤池截留。 投加要求 在投加混凝剂的反应前期,要尽可能增加药剂与污水碰触的机会,加大搅拌或流速。依靠水流与折板碰撞及水流在折板间多次转折提高速度,使水中颗粒碰撞机会增加,使絮体凝聚。而到反应后期,为使速度梯度减小,可以得到较好的絮凝、沉淀效果。 PAC与PAM加药装置 构成加药装置的主要设备是:溶药罐、储药罐、加药搅拌器、加药泵与计量等设备。 PAC配制方法及用量 配制时无特殊要求,配制溶液的重量比浓度一般为10-20%,应用时的投加量一般在200-300PPM左右(每升水中加入200-300mg的PAC)。其加药泵流量计中的设定值计算,参见下面计算PAM加药量的方法。 PAM配制方法及用量 配制方法 PAM的使用形态为0.1%-0.2%水溶液,用自来水配制,配置时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将PAM均匀、分散的落在不断搅拌的水中,并且要确保入水时都是分散的单独颗粒,不形成团,不然,一旦形成大的颗粒团便很难继续溶解了,形成了水包药的大颗粒团。配制时要充分搅拌,使其溶解。配成的溶液容易水解,应在当天用完。 加入量 污水或污泥中加入PAM后要有效混合,混合的时间一般在10-30秒,一般不超过2分钟。PAM的具体使用量与污水或污泥中的胶体、悬浮物的浓度、性质及处理设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,处理污水时的用量一般在3-10PPM之内,既每吨水加入3-10克,处理污泥时的用量要多一些,其最佳用量都要通过大量实验取得。根据最佳用量浓度(PPM1欲投加聚丙烯酰胺浓度)和进水流量(t/h)及所配置好的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(PPM2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浓度),可求出加药泵流量计上的显示数值(LPM),即:进水流量(t/h)/60×PPM1欲投加聚丙烯酰胺浓度 /PPM2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浓度。如,进水量=100 t/h, 最佳用量PPM1=10ppm,配制浓度为2‰(3Kg药溶解在1.5t水中),则,加药流量指示应该调在100/60*10/2=8.3LPM刻度上。
注意事项 1、配制药液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书进行。 |